靈修內容來源:
2025-09-04, 恆心行出神的真理不論斷定罪人
靈修實踐指南:
藉由思想羅馬書2:1-16這段經文的解釋,我們可以依循「門訓三指標」來檢視自己屬靈生命的光景和實踐的程度:
- 真理指標:檢視我對這段經文敘事的理解,以及能否從中領受屬靈的亮光。
自我評估方法/策略: - 反思:我是否清楚理解,神賜下真理(律法)的主要功用,不是為了讓我們論斷他人,而是為了審判和光照我們自己的生命與行為?
- 思考:我是否領會到,神最終的審判標準是依據各人的「行為」,而非單憑對真理的「知識」?我明白「恆心行善」的內涵是尋求神的榮耀、尊貴和不能朽壞之福嗎?
- 查驗:我是否明白神「不偏待人」的公義原則?即神會按各人所領受的真理程度(無論是成文的律法,或是刻在心裡的良知)來施行審判?
- 生命指標:檢視我在心中是否選擇「以神為中心」,並能辨別和選擇聖靈的光照。
自我評估方法/策略: - 省察:當我察覺他人的過錯時,我的內心是選擇「以神的真理自我省察」,還是傾向於「用神的標準去論斷定罪」他人,並自以為義?
- 辨別:面對神暫時的未加管教,我是否選擇將其視為神「豐富的恩慈、寬容和忍耐」,並以此為悔改的契機,而非藐視祂的憐憫,任憑己心「剛硬不悔改」?
- 感受:在我追求屬靈生命的過程中,我內心的動力是出於對神「榮耀、尊貴和永生」的渴慕,還是僅僅為了逃避「忿怒和患難」的審判?
- 生活指標:檢視我是否真實地將心中的想法和選擇,「具體實踐」並「徹底執行」在我的日常生活中。
自我評估方法/策略: - 檢視:當我想要論斷人時,我是否「具體實踐」了「在什麼事上論斷人,就在什麼事上定自己的罪」的真理,立即將批判的指頭轉向自己,進行自我省察與悔改?
- 觀察:在我的日常行事中,我是否「實際採取步驟」去「恆心行善」?例如,在做決定前,我會否停下來思考這件事能否彰顯神的榮耀、活出神的尊貴、積存永恆的基業?
- 評估:我是否「持續」地將「不論斷、先自省」的原則,應用在家庭、職場和教會的人際互動中,以神的恩慈和寬容對待他人,同時用神的真理嚴格要求自己?
🎧 收聽今日靈修實踐指南:
🎧 什麼是門訓三指標: